温度全天维持在-5℃—-10℃,还有换气除味系统……河西龙湖天街综合体的负一层,有一个分隔有序的垃圾收集点,但看不到一点杂物,更闻不到一丝异味。在这里,厨余垃圾竟然进入了高大上的“冷库”。高质量推动垃圾分类,南京不断完善分类设施和体系建设。空调、除臭系统等,正成为密布在大街小巷和居民小区的垃圾收集点的“标配”。
河西龙湖天街内有60多家餐厅和90多家休闲购购店,每天产生的垃圾量超过了3.6万升,且种类繁多。但记者10月22日在商场的垃圾库房现场看到,各种垃圾收集分类有序。当工作人员打开厨余垃圾的储藏间时,一股冷气直逼而来,只见室内绿色的厨余垃圾桶一字排开,地上干干净净,库房顶部两个换风扇呼呼转动着。
“这里的温度全天维持在-5℃—-10℃,确保垃圾不发酵产生异味。”商场安全品质部经理王兵兵介绍,无论是夏季高温时段还是眼下寒意渐浓的秋季,在这里都闻不到一丝异味。商场给所有餐饮租户统一配置了厨余垃圾桶,每天13:30-15:30、22:00-24:00,保洁人员挨家挨户收运,然后转运至库房。厨余垃圾在餐厅仔细分过一遍后,到了收集点还会有3名工作人员进一步细分。记者打开厨余垃圾桶,里面是清一色的厨余垃圾,经常和餐厨垃圾难舍难分的纸巾和餐具袋基本看不到。厨余垃圾的冷库旁边是其他垃圾的暂存点,数十个垃圾桶一字排开,另一侧,分拣员站在打包机前,将收集的纸盒进行分装压缩打包。“虽然我们在末端还会有分拣员进一步分类,但让源头承担的分类义务越多,分类的效果才会越好。”王兵兵告诉记者,商场在和商户签订租赁合同时,履行垃圾分类是其中的重要一个条款,若商户不分类或屡教不改无视警告,就会按合同约定扣除押金。
“厨余垃圾冷链储存、其他垃圾定时收集、可回收垃圾自动打包、大件垃圾有序存放。”建邺区沙洲街道城市管理部副部长戚林坤表示,河西龙湖天街垃圾分类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出力、自助管理的方式,实现了“点、站、中心”三结合,真正开启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再利用”模式。街道强化样板示范带动,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成效。街道内54个小区全由物业“接棒”,并签订了收集设施和日常管理交接单,要求各物业增设专职垃圾分类管理员、一支专职巡查队伍,街道城管队员同时进入小区参与日常巡查。
记者近日走访各大居民小区看到,厨余垃圾虽没有商场里那样高大上的“冷库”,但空调房也成了越来越多收集点的“标配”。灵顺小区是江宁区的一个拆迁安置房小区,入住了1300多户居民,配建了4个垃圾收集点,走进收集点的储桶间闻不到一丝异味。“就靠它们了。”湖熟街道清管所所长马更军指指头顶上正喷着白雾的负离子除臭机和空调说。
据悉,为不断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全市4561个小区今年开展了“微风行动”,通过“微改造”加装了洗手池、破袋器、灭蝇灯、空调、除臭装置等,暖心改造不断提升着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