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住中山门,和同学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二宫,那儿有儿童乐园,还有大象滑梯呢。”

“当年相亲,介绍人就给约的二宫,后来我们约会就在二宫,那儿是公园儿,环境挺好的,还有个剧场可以看电影。”

“从小就在二宫剧场看演出,后来我是单位里的文艺骨干,‘五一’或是职工汇演什么的,总去二宫大剧场演出,觉得能上那个舞台就特别了不起了。”

这些话,这些场景,对于很多天津人来说,很熟。他们所说的“二宫”,全称“第二工人文化宫”,是留着几代人记忆,一个又好玩儿,又亲切,记录着激情燃烧岁月的地方。年近“七旬”的二宫就要提升改造了,抹不去的是往昔记忆,重新开启的将是更美好的欢乐天地。

70年前肩挑手挖建二宫

和天津人提起二宫,很少有人不知道,特别是中老年人,二宫留着他们的青春岁月,开会、表彰、看书、比赛、约会、娱乐……二宫是必选的地方。一直到年纪渐长,二宫还是晨练、下棋、跳广场舞、见老朋友、甚至是“遛”孙子的重要场所。这里的长廊、石桥、假山、人工湖、还有儿童乐园里微微掉漆的跷跷板、一直坚守着的大象滑梯……这些虽然都有点儿老旧了,可是,每一处都写着满满的记忆。年轻的天津人对二宫也不陌生,对他们来说,那是交通枢纽站,是地标,还有人在那里参加过相亲会,逛过元宵灯会……

70年前,现在二宫坐落的地方还是大片荒地,周围是天津几家著名的棉纺厂和炼钢厂。二宫就是为了这附近的数万工人而建的,建设的时候可费了不少劲。很多老职工回忆:修建二宫是在1951年,当时各行各业的广大职工和文化宫的建设者一起奋战,工人、干部都争着参加义务劳动,一条扁担、两个土筐,肩挑手挖、开湖堆山。经过一年时间,1952年7月,二宫初步建成,成为当时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型文化宫。

二宫建筑群是一组偏俄式风格的建筑,包括大剧场、展览馆和图书馆三栋建筑。从空中向下俯视,文化宫大剧场呈“工”字形,剧场窗框和入口处大门的门框也都呈“工”字形。图书馆从空中俯视呈“人”字形,“工人”二字让这组建筑群饱含了文化寓意,体现出这是工人的文化娱乐阵地。这些年,二宫虽然经过了修缮,但是对原建筑并没有任何改动,依然保持着原貌。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娱乐场所比较少,文化形式形态也单调,二宫优美的环境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的职工。当年,二宫里有露天电影、消夏晚会、各种演出,融吃、喝、玩、学于一体。很多居住在附近的老居民还能记得,当年,特别是夏天的晚上,家家吃过饭,大人孩子就都到二宫去,每天都人山人海,那是二宫最“辉煌”的年代。1979年至1988年10年间,二宫的文体活动侧重于体育和美术展览上,每年举办体育比赛与美术展览多达几十次,涉及基层职工2000万人次,涌现了一批很有才华的青年艺术人才,许多人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青春艺术梦。

70年后投资1亿余元全新“焕颜”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二宫也经历了辉煌不再的低迷时期,近年来园内场地外租,存在安全隐患。近日,一个好消息传来:二宫的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面启动,预计投资1亿余元,计划于2022年“五一”前后建成,面向广大职工群众开放,成为有特色、功能齐备、便民利民惠民的休闲公园以及开展职工培训、文体活动的新去处。

二宫剧场东侧,有一棵70年树龄名木古树——凌霄,它经历过70年风雨,看到过几代人的成长,如今,它依然岁岁开花,枝繁叶茂。未来的新二宫,它将成为园里的“历史代言树”,形成观赏名木古树的特色景点。还将种植大量的植物“新军”增添园内景色。提升改造后的二宫,将新增6块绿化用地,计划栽植乔、灌、地被等各类植物约1.5万株。绿化成线成林成片,打造四季常青、三季有花、二季见果的生态空间,中间建甬道、木栈道等设施,曲径通幽,满足人们游园观景需求。保留修缮园内一湖两岛及景观桥梁,改造环岛道路等设施,对桥梁进行修缮。

二宫改造将突出“工”“公”二字,用于开展职工和群众活动。同时对于园内建筑修旧如旧,保护性开发利用。保留修缮一批建筑景观,增加健身、运动场地,不论你是爱跑步,还是爱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足球,都能在这里找到合适的场地。此次改造提升不仅将使老公园焕发新生机,而且能展现天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人们保留关于二宫的美好记忆。

岁月如歌

欢乐永驻大剧场

进入二宫的大门,就能看到标志性建筑——大剧场。对于天津的广大职工来说,这个剧场的魅力和意义与众不同。因为大型表彰、职工汇演、劳模演讲等活动都会在这里举行,来这个舞台上领奖、演出,哪怕是在台下当观众,都是一种荣誉,也是难忘的记忆。

1954年1月15日,总建筑面积7142平方米的工字形大剧场正式落成。能容纳1000多名观众,舞台条件当时是一流的。几十年间,也有无数艺术家走上这个舞台——风姿绰约的梅兰芳,潇洒飘逸的马连良,能把观众们逗得前仰后合的马三立,能让观众跟着击节喝彩的骆玉笙……还有用婉转歌喉陶醉了几代人的李谷一、关牧村,快板书创始人李润杰,职工艺术家董湘昆……

如果有时光隧道让人们穿越时空,一定会被这个舞台上的精彩瞬间深深吸引。这个舞台有“魔力”,因为,它是一个向工人群体传播文化、丰富他们业余生活的窗口,吸引着众多乐于为一线职工服务的艺术家走上这个舞台,或唱、或舞、或说、或演……让自己最旺盛的艺术青春在这里绽放,这个舞台的“魔力”还在于凝聚了大批的观众,成为职工们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聚集地,也培养了一大批基层的文艺骨干。大剧场的舞台,尘封的记忆仍然清晰,现实的精彩一直在继续。

二宫大剧场落成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在这里进行了剧场开业的首场演出,剧目是《贵妃醉酒》,二宫剧场的“开门红”红得轰轰烈烈。1960年二宫大剧场迎来了“二度梅开”。梅大师和他的梅剧团再次来这里演出,观众们为梅先生的精湛艺术折服,台下掌声不断,演出结束后,梅先生多次谢幕,仍然不能让台下的掌声平静下来。几十年这个舞台上有众多的艺术大咖、文艺明星各展风采,也留下了久久绕梁的音律,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二宫剧场的舞台,更是成为职工艺术家们的摇篮和展示才艺的平台。天津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职工文艺汇演,二宫剧场是汇演的主要阵地,文艺汇演中涌现了大量的职工文艺明星和职工艺术家。像京东大鼓名家董湘昆,就是第一届的职工艺术家,他当年就经常活跃在这个舞台,“火红的太阳刚出山”那样的唱段,成了当年的流行歌曲。他本身就来自生产一线,是普通的工人,职工们就觉得特别亲切,每一次的演出,都会返场多次,观众还“不依不饶”。

舞台上幕起幕落,岁月中时光飞逝,一个有历史感的剧场,留下了几代人的欢乐。这次二宫的整体提升改造,剧场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完善服务功能,消除安全隐患。让精彩继续,让歌声绕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