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子是一切植物的根源,种子的好坏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在“中国蔬菜之乡”安徽和县,就有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创制新种质资源的蔬菜育种研发中心。一粒优质的蔬菜种子在这里是如何“养成”的?日前,记者走进和县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一探究竟。

“我们从全国各地收集蔬菜种子,经过专业处理后进入种质资源库。”在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最核心的“种质基因库”(又叫“种子库”),各种种子被分装在无数容器中,上面明确标注着它们的“身份编码”。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汪承刚告诉记者,三个巨大的冰柜里储存有2000多份种子,主要品种有乌菜、小白菜、辣椒、甜瓜、萝卜等蔬菜品种,其中乌菜就有全国各地900多份种子入库,堪称全国之最。研发中心从材料的基因组开始研究,到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手段结合,创制优异育种材料,进行蔬菜高端新品种的选育。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培育乌菜、小白菜新品种30余个。

在种质资源库隔壁的房间里,存放有数十袋薄皮甜瓜的种子。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袁凌云告诉记者,这是刚从全国各地采集来的甜瓜种子。如何进行蔬菜遗传育种?袁凌云给作记者详细讲解:“第一步,从口感、形状、颜色等要素入手,筛选不同地域的种子播种,配制不同的杂交组合,并进行人工授粉,待开花结果后得到杂交种子;第二步,在生化实验室,对第一步收获的杂交种子进行营养物质、基因分离、抗病测试,并通过人工进行光照周期调整和温度调整,培育出不同季节下具有耐热性、耐寒性等特性的蔬菜品种;第三步,对实验室里快速纯合的种子再育苗、播种,观察果实的形状、口感、耐热、耐寒等性能。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实验。”

袁凌云强调,授粉是育种的关键。为保证种子的纯度,必须用尖头镊子小心翼翼地进行人工拨蕾授粉,授粉后用羊皮纸袋套住花蕾。“培育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做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必须耐得住寂寞。”袁凌云说。

乌菜1、乌菜2、矮脚黄1、矮脚黄2……在距离皖江蔬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几公里的和县蔬菜科技示范园,40余种乌菜、矮脚黄翠绿喜人,一派生机。这里是杂交种子在实验室里纯合提壮后的试验田。记者注意到,在一片青菜地,有一株矮脚黄的“脚”却比其他的长很多。汪承刚说,这是他们正在研发的高“脚”青菜新品种,为以后机器采摘做准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