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经济模式,共享经济不知不觉完成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少不了”的跃迁,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期,“共享店铺”火了,什么是共享店铺?运营方式合法吗?

“分时”共享店铺 餐馆“一天三变”

凌晨2点,位于北京朝阳区的某家餐饮店内,专门从事早餐工作的赵铭和妻子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夫妻俩来自安徽农村,在北京打拼已有20个年头,现在他们租下了一家店面,但是他们只拥有这家店面的“早间”使用权,因为这家店铺的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被承包给了不同的店家。

“早间包子铺”:凌晨1点到11点,夫妻俩制作包子、蒸饺、鸡蛋、米粥给上班族;“中午川菜馆”:11点后,店铺将会变成一家川菜馆,客人络绎不绝;“晚上烧烤店”:晚上,店面会成为一家烧烤店,充满烟火气。

共享店铺的经营模式并不少见,在北京某商业街上,相隔不到二十米的距离,早餐租赁经营户就有三四家,而共享店铺房源更是特别“紧俏”。

共享店铺租赁者表示,“分时”租赁途径非常简单,上网打开生活类服务平台,搜索“临街店铺租赁”会有许多联系方式,拨通电话告诉中介自己需要“分时”租赁,很快就能选到心仪的店面。

房屋租赁门店的中介人员表示,“分时”租赁的店铺房源特别紧俏,基本上每周都有两三拨客户来咨询,资源很稀缺。

“歇人不歇店”利益最大化

共享店铺中,早餐租赁是最常见的,因为有的店面专门经营火锅、炒菜,早间时段店铺无法有效利用,转租可以使店面得到充分使用、利益最大化。

芳姐5年前租下了一家店面的“早间”使用权。在人流密集的地段,同样大小的面积,一个月租金四五万元,现在只租早上时段的租金是1.3万元,成本比过去节省了将近四分之三。

许多消费者对于店铺“分时”经营并不在意,即便知道也没有过多疑问。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方便就好。

虽然“分时”租赁的方式可使利益最大化,很多消费者也表示带来不少便利。但是这种运营方式合规吗?是否具有风险?很多从业者表示“不清楚”。

早餐从业者赵铭表示,只要健康好吃就行。做早餐的都是一家人,不需要请员工、办理其他相关手续等,相对自由,没有束缚。

一家望京附近的店主表示,都是小本生意,食品只要健康新鲜不出事情,不会有人调查。他说,自己是合规合法取得了经营许可证,只要在食品大类下都可以经营,自己“分时”租赁近10年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被查的情况。

涉嫌违规!食品经营需“一地一证”

虽然很多从业者不明就里,消费者也只为“吃得方便”,但实际上,共享店铺涉嫌违反食品经营许可“一地一证”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许可。

《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第四条规定,食品经营许可实行“一地一证”原则,即食品经营者在一个经营场所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应当取得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根据上述两条规定,分别从事三餐经营的经营者“共用”同一、不可分割的经营场所,甚至“共用”同一营业执照,违反食品生产经营“一地一证”原则,有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从法律角度来看,某家店铺承担责任的应是食品经营许可证上的登记人员,如果早餐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但许可证上登记的不是早餐提供者。事故责任主体不易明确,会诱发更多法律纠纷。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依靠店铺谋生,相关部门应尽快将“分时”租赁餐饮店面的情况更加细化地融入食品安全的法规中,使其不游离于监管之外。 央视新闻客户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