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支撑高质量发展。

作为东莞南部9镇之一的黄江镇,因身处松山湖科学城和光明科学城之间而备受外界瞩目。随着多重国家战略在莞深区域交汇叠加,今年成为黄江深度融入“双科学城”建设的关键之年,只有加快营造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才能抓住重大战略机遇期,推动莞深合作再上新台阶,最终实现新一轮腾飞。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黄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大幅度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百强镇”。但由于以往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代价,积累了大量生态问题。

年来,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形势下,黄江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黄江主政者清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经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当前黄江的经济增长和污染物排放正逐步脱钩,生态建设呈现出不断向好的新局面。过去一年,黄江镇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高水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2021年度东莞市环境保护责任考核中,黄江镇获得优秀等次。在污水治理方面,黄江全部完成内河涌剿黑消劣任务,污水处理厂生化需氧量进水浓度为全市最高;此外,黄江利用QV检测(管道内窥检测技术的一种)精准溯源方法助推生态环境污染溯源排查工作提质增效,获生态环境部肯定。

加快营造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是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的重要内容。黄江作为东莞连接深圳的“南大门”,推动莞深融合向纵深发展是黄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尽管当前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但黄江主政者明确,将坚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黄江主政者多次对一些企业出现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作出指示,要求既以雷霆手段追责,也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为加快营造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黄江将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整体治理和系统治理。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加快调整,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和流域系统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理,加强协同联动,强化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要素的协同治理。

同时,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高治理的针对有效,以法治的武器治理污染,以法治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导向清晰、决策科学、执行有力、激励有效、多元参与、良互动的“大环保”格局。

加快营造符合深莞融合发展的生态环境,也是黄江全面建设更高水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新的一年,黄江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持续推进“人在城中、城在园中、园在景中”的城市风尚,积极推进彩色林建设,建成更多口袋公园和街头小景,打造一批“秀美河湖”示范工程,构建“多层次、多树种、多色彩”的城市绿化景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