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今年“双十一”第一轮预售和尾款支付结束,第二轮预售紧锣密鼓开启。记者采访中发现,实战经验丰富的网友们都有一套实用的“避坑”指南:金额不对,留存证据、联系客服;发现当天秒杀更便宜,就先付尾款再退单,重新购买;直播优惠截图留存、等收到货物逐一对照……面对商家五花八门的套路和一个接一个的坑,消费者“不买单”了,消费也更趋理性。

当天秒杀反而更便宜?“尾款人”:先付款再退单

“双十一”第一轮预售阶段,钱女士就购买了一款预售商品并支付了100元定金。但到11月1日凌晨付尾款时,钱女士发现,当晚秒杀的价格反而比预售价格要低。“这款商品原价1899元,预售定金100元,尾款1699元,优惠100元。结果我发现,当晚秒杀价只要1759元,比预售价格还便宜40元!”她对此十分无语,这意味着支付了定金反而让自己失去了享受更优惠价格的权利!“朋友说要不就算了,就40块。我才不呢,这个坑我不跳。最后是先付了尾款然后又进行了整单退款,最后重新按1759下了单。”

熬夜苦守付尾款,结果发现全款秒杀价更便宜的不仅是钱女士。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不少网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网友也都没有选择“吃下这个亏”,有的选择和客服沟通解决;有的和钱女士一样直接重新下单,并通过先付尾款再第一时间退单避免定金损失。

促销活动“明降暗涨”?网友:果断“请离”购物车

市民陈女士此前“心仪”一款保温杯很久了,就等着“双十一”享受更多优惠。观察几天后发现,10月30日,该保温杯的价格突然从29元涨到59元,算上2元的优惠价,最终价格57元。“这简直太过分了。我当时就把它从购物车里删掉了。”陈女士说。

无独有偶,张同学也向记者透露,之前收藏的一件卫衣,标价89元。11月1日当天,他发现标价变成了159元,各种优惠券、满减后,最终实价又回到了89元。“这是典型的明降暗涨,商家自作聪明,我们也不是吃素的。第一时间我把这件卫衣‘请离’了购物车。父母赚钱不易,网购还是要多留点心。”

如果全款付了才发现中了“明降暗涨”的坑,该怎么办?记者就此咨询相关法律界人士后获悉,商家虚构原价、暗中提价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卖家构成欺诈的,买家可以要求“退一赔三”。遇此情况,消费者可保留消费凭证和沟通记录,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索赔。

买一件商品却付两次钱?宝妈:留存证据及时维权

10月30日,在其他家长的推荐下,林女士为其刚上幼儿园的闺女在淘宝下单了某品牌120cm尺码的三件套校服,优惠价158元。次日,林女士通过学校班级群了解到,闺女穿120cm的校服会偏大,便当即联系客服,要求上述订单按退款处理。在得到客服同意退款的回复后,林女士再次下单,花158元购买了100cm的上述套装。

11月2日,收到100cm套装后,细心的林女士打开淘宝,在“待收货”页面确认收货后,意外地发现了此前已申请退款处理的120cm校服的订单,物流信息显示同样是已收货。她这才意识到,该订单158元退款她尚未收到。随后,她联系客服提出自己的疑问,质疑退货订单为何还有物流信息,退款金额为何迟迟未到账。对此,客服以“订单量太大、工作疏忽”等为由致歉,并请林女士重新发起退款申请,客服承诺会妥善解决。

“我只收到了一套校服,但其实花了两套的钱。如果我没发现这个120cm的订单,那真的只能自认倒霉。”林女士说,双十一网购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幸好她将此前跟客服沟通退款的记录都截屏保存下来了,后续沟通就比较顺利了。

上述法律界人士坦言,林女士算运气好的,如果与商家协商后无法妥善解决,消费者一定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举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