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史料记载中有明确建城之日(公元1404年12月23日)的城市,天津在2021年12月23日迎来了第617个生日。

九河下梢,渤海之滨,617岁的天津,古老而又年轻,开放而又包容。

这里是国产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电视机、第一辆自行车的诞生地,也是“大飞机”“大火箭”的聚集地;这里有当年亚洲第一高的天塔,也有重新定义着天津天际线的“津沽棒”、津塔;这里曾经满街都是二八大杠、黄大发、红夏利,而如今地铁四通八达,私家车川流不息。

在天津人眼里,天津站是这座城市的骄傲,随着一条条高铁通车,这座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走进马可·波罗广场,感受意风区的百年变迁;五大道民园广场,万国建筑、海棠花海,已成为天津著名的网红打卡地之一。

1995年,第43届世乒赛在津举行,王涛、刘国梁、瓦尔德内尔……这些以往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名字,都来到了天津人的家门口;2017年,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开幕,全运会的圣火点亮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的夜空。

天津这座城,地灵人杰,他们的业绩、思想与精神,已化作璀璨的城市之光、神州之光。有“创业艰难百战多”,正如南开系列学校之于严修、张伯苓,饮冰室之于梁启超,永利碱厂之于侯德榜、范旭东,也有“开天辟地敢为先”,正如北洋法政学堂之于李大钊,觉悟社之于周恩来、邓颖超,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之于张太雷;有“躲进小楼成一统”,正如起士林之于童年张爱玲,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正如粮店后街三合院之于李叔同,民主道旧居之于曹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617岁的天津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

2016至2021年,天津连续6年提前供暖,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文化中心、天津之眼,透着“有颜值更有实力”的自信;煎饼馃子、相声段子,一口香脆里卷着欢笑余味;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港,不断刷新着天津的朋友圈;滨海图书馆、国家海洋博物馆,兼具颜值和内涵;湿地、绿屏、海岸线,谱写着天津的生态画卷;天津还将建设“排球之城”,力争在2030年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排球名城……

这么好的天津,你爱了吗?

据津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