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双11”也被戏称为“光棍节”,如今“双11”逐渐演变成全民消费狂欢,“光棍”们领衔的单身经济也在日益壮大。一人住、一人食、一人游,数以亿计的单身人口已经聚合成一股庞大的消费新势力,催生出万亿级消费市场。
私密化饮食,单身干饭人福音
11月8日中午时分,位于新街口的一家餐厅,店内除了常见的四人桌、长排桌外,还有可以容纳10人左右的环形桌。
这家餐厅主营小火锅,环形桌主要为单身客人量身定做,考虑到私密性,配套的椅子均保持了半米的距离。同时,店里专门推出了多款单人餐。
记者到店时,已过用餐高峰,工作人员正在为一位单身客人准备食物。据介绍,工作日中午这张环形桌经常爆满,既有在新街口附近上班的工作族,也有独自逛街、旅游的客人。
除了一人食火锅,如今南京餐饮界开发出来的一人食形式可谓应有尽有,包括一人寿司、一人拉面、一人烤肉等。有别于此前因为空间狭窄、被迫单桌单食,现在的商家会在打造独食者“秘密基地”上煞费苦心。比如,一家日式料理店专门开辟几平方米的小包间,一个人也会被迎进小包间,小分量的寿司、大虾都可以单点。此外,有拉面馆会为独自就餐的食客设置一排带有隔断的单人餐位,餐位间的挡板可以临时折叠起来,完全免去了和陌生人“拼桌”的尴尬。
记者注意到,“南京有哪些最适合一人食的餐厅”等帖子热传,对于这种相互隔离、无需交流的用餐环境,不少网友欢呼“真是单身、社恐干饭人福音”。
“除了堂食,‘一人食’的形式还可以表现在外卖、方便食品、预制品等方面。”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不难发现,在很多线上餐饮平台上,越来越多的商家为单身群体设置了单人套餐的选项。而该机构对中国消费者外卖单人餐消费场景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72.6%消费者在午餐点“一人食”外卖。此外,自热锅近年来风靡全网,预制菜、便当等即食食品也颇受独居人士欢迎,将曾经的“宅家三宝”——火腿、泡面、八宝粥挤出餐桌外。
从“一人食”用户画像来看,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年龄在19-40岁之间。
新场景破土,千里挑一“单身狗”
事实上,单身经济浪潮正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
“双11”期间,一人电饭煲、一人电水壶、迷你小冰箱等小容量、高颜值、多功能的小家电,正被单身群体争相放入购物车中。南京独居姑娘何甜告诉记者,“每次焖米饭、熬粥,普通电饭锅的米和水都不能放得太少,经常吃一半、扔一半。这次新入手的小电饭煲正好做一顿吃一顿,外形还那么可爱,让人忍不住发朋友圈。”
单身小伙子杨凯则爱上了“一人游”。毕业这几年,他游遍了国内不少城市,路途远的,他就报个单人团,“以前一些线路规定需要2人及以上预订,现在不少跟团游会把‘单人可拼房’放在宣传首页,甚至有些旅行社会直接安排单人间,对单身人士比较友好。”至于短途,杨凯早已习惯了一人走走停停,有时还能体验一把单身汉的便利。比如,不少游乐场会设置单人通道,一些热门项目如果刚好空一个座位,杨凯就能堂而皇之享受贵宾待遇,大大减少排队时间。唯一麻烦的是无人帮忙拍照,他也想出了带上三脚架的应对方法。
“单身,就是一个人的狂欢”。在单身经济下,大量新场景、新消费形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张毅看来,单身公寓、自助式迷你KTV包房、一人影院、迷你健身房、养宠,都是用户单人消费场景的衍生。
正是瞅准单身经济的巨大潜力,部分品牌更是完全定位于“单身人群”。记者注意到,某品牌的产品包装就是“大头狗”图片(隐喻“单身狗”),用扎心文案打入年轻人市场。公司负责人透露,“图片上的这只狗模特,我们是从1000只狗狗里面筛选出来的,花了三天三夜的时间来拍摄,为了拍到狗狗生无可恋的眼神,设计到包装上与用户心灵碰撞。”
“单身不单心”,独居老人也需关爱
单身经济如火如荼的背后,是单身人数的日益壮大。民政部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中国的单身成年人口就已经超过2亿,占当时我国总人口的18%,其中独居成年人口超过7700万。艾媒咨询预计,2021年中国独居人口将突破9200万人。如此基数的独居人口为单身经济发展带来了驱动力,催生了诸多行业的迅猛发展。
张毅分析,如今的单身群体普遍追求高品质生活,在衣、食、住、行、玩各个方面,单身群体的花销高于非单身群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单身“贵”族。
此外,虽然越来越多人选择“一个人静静”地生活,但除了极少数群体,大多数人并非渴望单身,而是当独处无法避免时,让单身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单身不单心”。单身经济崛起背后,是单身一族渴望得到更健康、更美味、更有温度,能够满足情感需求的产品。张毅提及,个人游、剧本杀等活动其实也是通过创造交友氛围、社交场景,为参与者提供脱单机会。
采访中,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会长于学荣表示,单身经济可以向更广泛的消费人群拓展,比如“一人食”除了适应年轻独居人士的需求,是否可以体现在社区餐饮层面,“南京有大量的独居、患病老人,如果‘一人食’能够开在社区里,将能大大方便这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