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有个传说:因为思念亲人,种下了一棵树;因为长年累月对亲人的思念,村里有了7000多棵树……这个村在大理州洱源县,叫梨园村。11月16日,“乡愁洱源打卡地”主题采访团来到茈碧湖镇海口梨园村。在这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世外梨园”,记者听村民讲述梨树林的故事。

7000多棵梨树遍全村

在阿福客栈的院子里,客栈主人阿福忠给记者们讲述了梨园村的渊源。大约在明朝中期,阿福忠的祖先阿土司家族因故分散,其中的两兄弟,带着阿、杨、李、赵4个姓氏的村民,从邓川来到茈碧湖北面无人居住的一处荒地定居。

为了寄托对家族亲人的思念,两兄弟便在房前屋后种下梨树。几百年来,种梨树成了这个村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习俗。梨树越种越多,至今遍布全村,有7000多棵。

如今,村里主要姓氏还是阿、杨、李、赵4姓,后辈们还依稀记得家族的渊源。

千树万树梨花开

晨曦微露,茈碧湖水波渺渺,薄雾笼罩。一艘小船将静如沉璧的湖面划出道道水纹,撑船人带着锄头和背篓,去湖对面的田地里劳作。从前,木船是村子和外界连接的唯一交通工具。因为交通闭塞,梨园村像世外桃源一般,外界鲜有人知。20世纪90年代初,仅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达村里。

2014年,村里通了公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惊艳的梨园村,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游客们怀着对桃花源的想象,从四面八方赶来,村里一家家农家乐随之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农家乐带动乡村振兴

穿行在白墙青瓦的村子里,一家家农家乐掩映在梨树林中,主人们努力把自家院落装扮得与众不同,有的诗情画意,有的古朴静怡。

记者偶遇一拨游客,他们赞不绝口:“这里太好了,不想走了。”王女士和老同学们一行9人,早晨从昆明出发,中午抵达茈碧湖乘船游玩。本想看看就走的王女士一行,挑选了一家农家乐住了下来。同行的胡先生说:“在这里住宿加3餐,每人一天120元。吃的是村民在房前屋后种的菜,都是有机蔬菜。尤其是用本地酸木瓜煮的鱼,酸辣鲜香,特别好吃。”

目前,梨园村共有餐饮客栈经营户13家。新冠疫情暴发之前,年均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0万元。游客增多带动了客船、骑马、烧烤、土特产零售等业态的发展,解决了13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

他们想守护梨园的宁静

11月的梨园村没有梨花,树上的果实也被摘完了。疫情防控之下,这里似乎又回到了遗世独立时的样子。飘落的叶子铺在树下,厚厚的一层。腐叶中长出些许杂草,藤本植物抓住树干攀附而上。不绝于耳的鸟鸣穿过林间,梨树林越发静谧。

“新冠疫情暴发后,村子里安静了下来,好像回到了从前‘世外梨园’的状态,反倒让我们思考更多。发展旅游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守护梨园的宁静,不能让寻幽而来的游客,感受到过分的喧哗。”一名客栈经营者说。

梨园村的村民们,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想得更深更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