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气候干燥,很多人鼻腔、咽喉干燥不适,重者伴灼热疼痛、口干唇燥、干咳等。近期,记者从省中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了解到,立秋后鼻炎和咽炎病患显著增加,“主要是气候干燥,加上大家平时的生活习惯,导致旧疾复发。”专家提醒,秋季护好咽喉鼻,有些坏习惯要改。
嗜食肥甘厚味,津液无处而来
陈女士是一名教师,在学校负责好几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平时线上线下,往往一节课下来嗓子就会变得嘶哑难受,入秋以来咽干症状更加明显。“尽管平时喝水多,但每天上完课后咽喉干痛仍然加重,还伴有咽喉异物感,整天‘吭吭、嗯嗯’地清嗓子,太难受了,这样反反复复有一两年了。”昨天门诊上,陈老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到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医生表示这是典型的“慢性咽炎”表现,治疗后前来复诊。
“针对患者的症状,我们开具了由桑叶、玉竹、芦根、天花粉、甘草等组成的中药口服治疗,以润肺生津、滋阴利咽为主,14剂中药服完后,患者便感觉咽喉干燥症状减轻。”耳鼻喉科主任马华安介绍,咽干咽燥是慢性咽炎的典型症状,常常还伴有咽部灼热感、咽痒、咽喉异物感,慢性咽炎病程长,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中医辨证认为,咽炎除了与肺有关,还与脾、肾有关,脾虚难化精微,则津液无处而来。”马华安主任表示,“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饮酒等不良习惯极易耗伤脾气,而出现脾虚症状。肾虚火旺,燥液灼津,肾水不足,难以制火。因此肾阴虚体质易出现咽干、灼热感、五心烦热、失眠等症。”
这类鼻炎与环境、维生素缺乏有关
同样是因干燥而起,白领王先生的部位则发生在鼻腔。近期王先生鼻子干燥出血频繁,经常用手能从鼻子里抠出一大块带有血丝的干性痂皮,于是上周赶到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经过电子鼻咽镜检查,排除了鼻腔其他问题,患者王先生的症状是典型的‘干燥性鼻炎’,一般常与气候干燥、寒冷以及温差大有关,也与工作及生活环境污染、维生素缺乏等有关。”马华安主任介绍,由于王先生工作环境几乎全年空调,空气特别干燥,尤其是每年到了秋冬时节,暖气开放后,鼻腔干燥尤为明显,鼻腔干性痂皮分泌多,鼻腔内黏膜干燥,鼻内烘热感,有时候甚至会鼻出血。
根据患者症状辨证施治,马华安主任为其开具了院内制剂与局部涂抹用药。一周后,王先生的鼻腔干燥便明显缓解,昨天前来医院复诊并向医生表示感谢。
保护好咽喉鼻,有些坏习惯要改
马华安主任表示,咽喉是司饮食、行呼吸、发声音的器官,外感燥邪而发病,多从口鼻而入,燥邪伤津、伤肺,肺气宣发与肃降功能失调,而致鼻病或咽喉病,“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咽喉黏膜和鼻腔黏膜直接与空气连通接触,容易出现局部干燥,影响日常生活。”马华安说。
预防咽炎、鼻炎的发生,马华安主任表示养成好习惯尤为重要。“要严禁烟酒、辛辣食品。‘烟为辛热之魁,酒为湿热之最’,辛辣食品容易生火化热,耗伤津液。”此外,马华安主任提醒,注意饮食均衡营养,“尤其入秋时节,多食生津润燥之品,如新鲜水果蔬菜,比如梨、杏、百合等。”
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就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要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例如拔鼻毛、手指频繁挖鼻抠鼻、剧烈清嗓咳嗽等。”马华安主任也对一些咽炎、鼻炎患者建议,“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避免接触灰尘多、气候干燥的环境,适当使用空气加湿器等。咽干燥者更应戒多言,避免高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