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准施策,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取得新胜利;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展现城乡发展新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进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2万个,推进5G融合创新应用;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00个,有序推进城镇管网更新,加快城中村改造,清单化整治烂尾楼,着力整治“城市病”,推进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提升。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0项重点工作
1
疫情防控
全面压实“四方责任”
全面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抓严“外防输入”,抓牢“内防反弹”,抓实“严防外传”。
2
产业发展
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加快“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基地建设,加强数字电网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增新能源装机1100万千瓦以上、力争开工2000万千瓦,推动480万千瓦火电装机项目开工建设。
再引进一批绿色铝硅引领性精深加工企业,加快打造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
全产业链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
建设国家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
支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推进“一县一业”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建设8个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支持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设立有机农业绿色食品发展专项资金,扩大绿色有机奖补范围,加快建设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打造“中国最美乡愁旅游带”和“茶马古道旅游经济带”,加快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推动文旅与健康、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
新增一批国家5A级物流企业和星级冷链物流企业。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
探索建设零碳园区
大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园区,探索建设零碳园区。
力争新增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园区2家、超500亿元园区2家。
3
科技赋能
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25%以上
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25%以上。
遴选省“两类”人才160名,加大院士专家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
支持设立新型研发机构。
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
打造有影响力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加快打造稀贵金属、锡、钛、锗、铟和液态金属等新材料产业集群。
健全电力装备、高端智能装备和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
实施“云药”品牌培育行动,打造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超30%
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数字经济先行示范区建设。
大力发展半导体、光电子等材料及智能终端制造,支持区块链产业发展,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
4
营商环境
坚决整治恶意拖欠账款行为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执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常态化开展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健全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坚决整治恶意拖欠账款和逃废债行为。
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
加快实施“8+2”配套培育计划,扎实推进“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四上”企业较快增长,市场主体净增50万户以上。
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动态推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
强化“一把手”招商
强化“一把手”招商。
推动央企在滇设立区域总部。
5
投资消费
积极争取和用好专项债
充实完善重点产业链项目库。
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积极争取和用好专项债,强化用地、用林、用能等保障,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
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
推动沿边国道G219改扩建项目全面开工。
加快渝昆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大瑞铁路大保段、弥蒙铁路、丽香铁路建成通车,推进大丽攀、文蒙铁路全面开工建设。
加快昭通机场迁建、滇桂右江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和高等级航道建设。
全面提速兴水润滇工程,大力推进滇中引水二期和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新开工100项重点水网工程,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2万亩。
稳步推进水电开发,确保白鹤滩水电站全部投产、旭龙水电站开工。
新建5G基站2万个
新建5G基站2万个,推进5G融合创新应用。
推动交通、物流、能源、市政等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开展“城市大脑”试点,建设智慧校园,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
大力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大力促进汽车、成品油等大宗消费。
鼓励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培育壮大体育、信息、绿色等新型消费。
加强城市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创建一批国家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加快省级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建设。
6
城乡发展
深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
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用好“政府救助平台”,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脱贫县财政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产业项目不低于50%,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到90%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0万人以上,促进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新的致贫。
深化沪滇协作和定点帮扶。
实施农房抗震改造8万户以上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实施农房抗震改造8万户以上,提升32.5万群众供水保障水平。
高标准开展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创建试点,因地制宜建设16个示范乡镇、200个精品示范村和1500个美丽村庄。
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00个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积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00个,有序推进城镇管网更新,加快城中村改造,清单化整治烂尾楼,着力整治“城市病”,推进一批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提升。
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妥善解决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协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以上。
7
改革开放
加大水价改革力度
强化财政零基预算和绩效管理,加快培植财源,更好支持基层助企纾困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市场化运作重点产业投资基金。
加大水价改革力度,推进水利市场化投融资。
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
推动中老国际货运列车班列化规模化运营、中缅印度洋新通道海公铁联运常态化运行。
规划建设进出口集散平台和集拼中心,扩大与中南半岛国家贸易规模。
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加快建设老挝万象赛色塔综合开发区。
加强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建立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机制,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推动临港昆明科技城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积极争取国家级展会落户云南
全面推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159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实落地。
推动实现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围网运营。
高标准办好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积极争取国家级展会、国际性会议落户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