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看油菜夏赏荷,秋收稻谷冬有桃。花都梯面镇客家山村——红山村四季皆有美景,早已声名远播。
以绿水青山著称的梯面镇,曾经成功试点碳汇林交易,成为2020年全省唯一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典型案例。花都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已在全省范围推广,辐射带动清远、韶关等地区以绿色金融为主题开展“一市一平台”建设,形成了生态保护和价值实现的良性循环。
绿色是广州北部的发展底色,也是最大的比较优势。
拥有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和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叠加优势,花都加速绿色化转型发展,带动粤北地区携手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路径,为广州在全省区域协调大局发挥省会城市和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作出积极的贡献。
发挥碳排放交易平台作用
在位于花都的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下称“广碳所”)内,几块大屏幕不断跳动显示着碳排放权交易的价格,价格变化的曲线,提醒着碳排放权的市场价值正在变得日益珍贵。
2012年9月,广碳所正式挂牌成立。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平台,这块金字招牌在诞生之初,便承担着重要使命——广碳所是广东省唯一指定的碳排放配额有偿发放及交易平台,也是大湾区唯一兼具国家碳交易试点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的双试点机构。
十年探路,广碳所不仅让碳交易市场趋向规范,也让绿色金融的理念在大湾区逐渐普及。
2013年12月,广东省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将钢铁、石化、电力、水泥、航空、造纸等六大行业与250家左右控排企业纳入碳市场范围,覆盖广东省约70%的能源碳排放量。广碳所经理陈浩介绍,自2013年底启动广东碳交易以来,截至2022年3月31日,累计成交碳排放配额2.025亿吨,总成交金额达47.93亿元,占全国试点碳市场1/3以上。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是强制性的减排履约责任,其目的便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政府根据减碳目标和发展规划设定配额总量,通过免费和有偿的形式发放给企业,企业可根据实际生产的供需,在广碳所平台进行碳交易,选择购入或售出配额。政府市场双向发力,广东碳交易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如今广碳所的碳价渐趋平稳,基本维持在80元一吨左右动态调整。
日前,香港交易所宣布与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碳所)签署合作备忘录,探索碳金融领域的合作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根据合作备忘录,未来香港交易所与广碳所将共同探索区域碳市场的深化发展、创建适用于大湾区的自愿减排机制,助力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目前纳入广东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包括钢铁、石化、水泥、航空、造纸。”陈浩透露,“双碳”背景下,广东碳交易市场将进一步深化发展,探索将数据中心、陶瓷、纺织等行业纳入,并以碳普惠自愿减排机制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
以广碳所为平台,花都绿色金融街集聚金融要素,吸引300余家机构入驻,引领着绿色金融的新浪潮。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在全国6省(区)9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自评价中,广州已连续三次位列综合排名第一。
绿色金融拓宽乡村振兴路
绿色金融街的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绿色金融创新中心,率先将花都支行升格为绿色分行。这一看似微小的改变,为涉农企业带来巨大的便利。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原本打算扩大生猪养殖的天生卫康遇到资金瓶颈。“生猪能否作抵押?”财务总监汤韶峰向建行花都分行提出贷款申请,由于此前没有以生猪为抵押物获取信贷的先例,他以为会扑个空。
聚焦绿色金融,花都区支持金融机构探索拓宽涉农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建行花都分行通过运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对生猪进行动产质押。不到3个月,天生卫康累计收到超2亿元的贷款,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去年以来企业还增加了20%—30%的产能。截至2022年3月末,花都区内银行普惠贷款余额为274.04亿元,较年初新增普惠贷款企业近580户,涉农贷款余额约97.70亿元。
花都北部乡村面积大,涉农需求多,绿色金融落地乡村振兴的场景多样。“一方面强化信贷支持,积极开展畜禽活体抵押等涉农抵质押贷款业务,进一步推广‘家鱼贷’‘盆景贷’等信贷产品;另一方面,强化农业农村保险保障功能,复制推广蔬菜种植气象指数保险、生猪‘保险+期货+银行’等服务模式,进一步发挥‘保险+期货’助力城乡融合作用。”花都区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依托广碳所复制推广林业碳普惠试点经验和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碳金融业务创新,探索生态补偿与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实现联农带农惠农。
2018年,广州首个林业碳普惠项目在花都落地。对于花都区梯面镇林场的护林员而言,由种树人变身卖“碳”翁,并获得一笔不菲的碳汇收入,这在从前是无法想象的。
第三方机构将梯面镇3万亩林场二氧化碳吸附量进行核算认证,通过在广东碳市场进行交易,有效盘活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碳资产。2020年,该项目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十大典型案例。
“事实上,林业碳汇交易是绿色金融体系中一项多方共赢的措施,梯面林场通过委托广碳所对碳普惠减排量进行交易,成交后林场获得碳汇收益,而购买碳普惠减排量的控排企业,则可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用于履约。”前述负责人介绍道。
据统计,花都林业碳汇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果已在全省范围推广,辐射带动清远、韶关、梅州、河源、肇庆等地区以绿色金融为主题开展“一市一平台”建设。截至2022年3月末,累计成交林业碳汇超500万吨,成交金额1.15亿元。
探索生态产品实现机制
在山前旅游大道,一段风光旖旎的“花漾年华”乡村振兴大道联通美丽乡村,推动打造狮岭镇马岭村—赤坭镇国泰村与清远交界的“花漾年华”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区。
广州北部与粤北交汇的广大地区,文化、生态、旅游、乡村资源丰富,绿色是这里底色和亮色。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探索城乡融合改革试验的题中要义,花都区依托广碳所联动粤北地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具备有利条件。
一方面,宜居最重要的三大要素是空气质量、水环境、景观和文化环境质量等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花都是大湾区“后花园”之一,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人文之美、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之美、独具风韵的地方民俗之美。空气质量达标率95%以上,“山、水、林、田、花”各具特色,乡村旅游独具魅力。
另一方面,处在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内,依托空铁联运枢纽,广清“五区一县”(花都、从化、增城、清城、清新、佛冈)有望实现与大湾区北部区位交通、资源要素、产业发展融合,让客运中转站成为旅游终点站,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以花都为中心的大湾区生态价值转化获得市场看好——广州中旅·阿那亚九龙湖生态度假区项目日前开工,这是中国旅游集团落户的又一龙头文旅项目。“九龙湖坐拥大湾区城市近郊顶级自然资源,不仅处于流量核心区位,更是承载优质内容的稀缺性场景,具备打造成为大湾区文旅产业标杆项目的潜质。”中旅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蒋洪说。
绿色联城乡,生态文旅资源、空铁联运枢纽以及绿色金融改革的结合,为广州北部和粤北地区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本。
据统计,“花都鱼苗”占白云机场鱼苗货运的40%,花都花卉产业产值25.9亿元,带动周边地区都市现代农业进一步做大规模。目前,花都正重点建设“临空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科技兴农”“品牌强农”“土地富农”三项工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融合、龙头企业集聚、城乡协同的步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充分发挥“联通世界的国际空铁枢纽+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组合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花都有底气也有信心迈向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乡村振兴引领地,带动粤北地区融入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