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大灯

近日,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

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531.1万辆,如果以此为基数计算,2030年我国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要达到40%左右,即1000万辆左右。然而,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是,在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中端产品却表现低迷。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规划研究所认为,“十四五”时期,应当从细分领域、充电配套和售后服务三方面探索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的崛起路径。

市场有前景

“从中等收入群体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相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赛迪研究院规划研究所将新能源汽车品牌按照销售价格归为三类:高端市场品牌售价在20万元以上,中端市场品牌售价在10万~20万元,低端市场品牌售价在10万元以下。

“在赛迪研究院整理的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热销榜中,前十名里高端和低端品牌占了9家,销量占比高达93.7%,几乎垄断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热销市场。”上述专家表示,从销量来看,上半年,低端市场品牌五菱宏光MINI与高端品牌产品特斯拉MODEL的销量分别为15.7万辆和13.2万辆,在新能源汽车(纯电动)销量前十榜单中的占比分别为32.9%和27.6%。

此外,在高端品牌市场中,比亚迪汉EV、小鹏P7和蔚来ES6等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20.18万辆,占比达42.3%。在低端品牌市场中,欧拉黑猫、奔奔和奇瑞小蚂蚁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总计达24.55万辆,市场份额为51.4%。

但实际上,中端品牌汽车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抽样权重推算,2018年我国中等收入家庭占比为46.5%,未来这一群体规模还会进一步增大。此外,国办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将占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而这一数字在2020年仅为5.4%,“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两个利好因素的叠加有望激发中端市场消费者庞大的潜在需求。

配套存短板

为何在广阔前景下,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却表现低迷呢?上述专家分析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产品保值率低,消费者多持观望态度;另一方面是目前充电配套设施不够完善,无法有效解决续航问题。

应该看到的是,高端市场车企已在充电配套设施领域提前布局,比如特斯拉早在2012年就开始在充电配套领域持续投入建设。低端市场产品充电配套门槛相对较低,续航相对便捷,比如五菱宏光MINI既可以使用家用电源通过自带充电器充电,也可以使用路边付费充电桩充电。相比之下,中端市场产品却面临着充电桩布局不合理、普及度低、公共配套设施充电困难、充电速度慢、充电桩不兼容等诸多问题。

此外,中端市场产品还存在售后服务不够健全的问题。赛迪研究院相关专家分析指出,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产品在售后服务,尤其在涉及成本较高的动力电池方面的服务体系相对健全;低端市场产品售后服务的用户期望值本身就相对较低;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产品主要竞争对手的传统燃油车,其售后服务也相对完善。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中端品牌涉及动力电池维修价格、质保条件、维修周期、售后网点等方面的服务及标准体系无法满足消费者期待的问题。

上述专家认为,要实现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崛起,应着力从聚焦细分领域、完善充电配套、健全售后服务三方面下功夫。

在聚焦细分领域方面,企业应做好中端品牌产品的市场挖掘,除了继续巩固和做好原有私人乘用车市场外,还可拓展出租车、共享汽车、自动驾驶物流车和接驳车等中端市场细分领域。比如在出租车市场,2020年国内新能源出租车占比仅有5.6%,部分品牌可围绕这一市场与相关企业深化合作。

在充电配套设施建设方面,还需围绕充电桩布局、兼容和充电效率等领域加强政府顶层规划,引导企业合作,共同推动解决现阶段充电难题。比如,通过做好顶层规划以优化充电桩布局,实现按车辆销量比例配套、按充电便捷化标准放置、提高充电桩的使用效率;再比如,加大研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建立科技创新联动机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升充电效率。

在健全售后服务方面,可以用好传统车企的基础和规模优势。应该看到,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产品多出自传统车企,如上汽、北汽、广汽、吉利和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中端市场产品可借助传统车企自身庞大的售后服务网点做好售后服务体系由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逐步转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