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6户水果种植户抱团取暖开始,发展到现在直接服务107户农民、带动500户农民;由成立之时的年销售水果数百吨,发展到现在年销售各类水果、蔬菜20000吨;由最初的在当地批发市场摆摊位,发展到如今和全国20余个城市批发市场合作,并建立自己的出口水果基地,出口越南、印度等东南亚国家……7年间,夏县荣辉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历尽艰辛,从一个偏远的村庄出发,蹚出了一条通往市场的阳光大道。
一座冷库的“裂变”
2021年12月30日,地处运城市盐湖区、夏县、闻喜县三县(区)交界的水头镇牛家凹村,沉浸在北方严冬的寒冷之中,村巷里,行人稀少。在村边的合作社大院里,几名工人正将一辆卡车上的蔬菜搬往恒温库。
牛家凹村有1000余口人、3000余亩土地,土地并不富裕。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村民们依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进行了各种尝试,有种植桃、苹果的,有种植山楂、葡萄的,还有种植蔬菜的。单薄的体量,无法抗衡市场波动的风险。尤其是在运城这样一个水果种植大市,市场的每一次风吹草动,都让村里的种植户心惊不已。
2014年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运城市区从事水电安装工作的王科辉被亲戚叫回村里帮忙。
当时牛家凹村水果种植户面临的难题是:新鲜的水果无处储存,不能及时卖掉,最终都烂掉。
在村里建一个冷库,储藏村里和周边的时令水果,不失为一个好项目。王科辉就这样开始进入了农业领域。他联合了赵刚林、赵淑琴、薛天禄等6户水果种植户,在2014年8月,正式成立了荣辉合作社,建起了容量6800立方米的冷库。
6户合作社成员和村里其他种植户的水果保鲜储存问题解决了,但市场销售通道的问题又来了。随着加入合作社农户的增加,冷库越来越多的储量,仅靠在当地市场,已经无法消化。
闯市场,面向全国。几年间,王科辉带着合作社的水果,走遍了大江南北,先后在上海、广州、沈阳、齐齐哈尔等地建起了直销窗口。随着网络市场的兴起,合作社又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立起自己的农产品营销平台,加大外销力度,先后与越南、柬埔寨、印度等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将合作社及当地的农产品销往国外。
现在合作社年销售水果、蔬菜量达到20000吨,辐射带动周边500余户种植户。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关之味”“晋夏”“夏祖农耕”商标,并取得5个“全国绿色农产品”、2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地认证。2021年合作社完成了质量体系认证和5个供深圳农产品“圳品”认证,并被评为夏县脱贫攻坚先进单位,入列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联合做大到融合做强
为突破单个合作社规模小、竞争力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瓶颈,合作社吸纳、联合了5个乡镇12家发展基础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成员提供“供、耕、种、管、防、收、销”全程服务的组织保障,共同抵御风险服务市场。
联合做大的举措为合作社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农产品质量把控对合作社来说又是一个难题。要推动合作社良性发展,必须打造专业的服务团队。
荣辉合作社通过各种科学激励制度,聘任20余名农业领域的专家,为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从测土配方、机耕、施肥、用药,到收获、运输、销售等生产全过程,背后都是专业团队的指导。
为搞好全程化服务,合作社购置了旋耕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配送车等装备25台,上游向产业延伸,做好农户田间生产服务,下游向市场延伸,提高果蔬附加值。
此外,合作社创办了培训平台,开展专业技能、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等多种实用培训,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几年间,合作社先后为成员提供田间指导800余次,开办专业讲座20多场,为种植户免费提供培训与指导,先后培训了300余名水果种植带头人、20余名农业经纪人和代办人,为合作社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人才支撑。
“荣辉合作社对社员、对村里的帮助很大,没有合作社牵头闯市场,我们的水果、蔬菜不可能销到全国各地。”家里种植着10亩葡萄的牛家凹村民武国强对此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