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是学子们各奔前程、感恩伤怀的时候,也是各大商家各显神通、花式营销的时候。除了借势吸引毕业生“买买买”,更多的商家打出“青春牌”,通过毕业歌会、视频传播、话题互动等多种形式,抓住这一万众瞩目的“营销爆点”。毕业季已成商家、平台的新“必争之地”,如何跳脱出“程式化”的营销模式,来撩动一颗颗青春的心,将是品牌方思考重点。
仪式感被拉满
毕业生搅热线下市场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虹悦城的某文创杂货集合店,“毕业季 青春礼”的广告牌随处可见。相关的商品琳琅满目,包括手持电风扇、同学录、八音盒、玻璃杯等。
记者逗留的半小时内,不时看见还显稚嫩的小学、初中毕业生过来选购。他们通常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离开的时候,一般都会拎着满满当当的购物袋。
刚刚小学毕业的杨晨正与同学闲逛,两位妈妈在一旁陪同。“这个周五,学校进行毕业典礼,孩子们想选购一些礼物,到时互相交换。这个还是很有意义的,家长们也比较支持。”杨晨的妈妈告诉记者。
事实上,00后的毕业季始终拉满仪式感。就在上周末,杨晨所在的班级请了专门的儿童摄影机构,为孩子们在校园里拍照片、拍视频,定格愉快的校园生活,留下美好的童年记忆。
这家儿童摄影机构的负责人也透露,除了集体拍照,不少孩子还会选择闺蜜照、全家福等,“从5月底开始的每个周末,公司上下忙个不停,单子已经排到7月底”。由于毕业摄影还涉及现场布置、衣饰统一等环节,也同时搅热了鲜花、服装、玩具等行业。因为单价较高,旅游、驾培市场早已启动。“有前程可奔赴,亦有青春可回首”,南京旅游公司均推出了毕业季专享路线,今年国内多个知名景点也推出了针对毕业学子的免费游或者优惠游,让报团价格进一步下探。
至于驾培,记者拿到的报价单显示,成人考驾照的价格为3400元/人,而毕业生学驾驶3人以上为2999元/人,10人以上2799元/人,相比而言价格优势明显。此外,南京一些商家也推出了“毕业快乐撸猫套餐”“毕业聚享餐饮套餐”“毕业生独享剧本杀”等优惠活动。
年年“为你唱歌”
各平台争夺线上流量
青春、离别、未来、梦想、感恩,这些属于毕业季的特殊标签,也让各大互联网内容平台闻风而动。不同于让你“买买买”,这些公司却是自己斥资大打“青春牌”,发力情感营销。
6月16日晚间,某平台的“夏日毕业歌会”刷屏。该平台邀请多位知名艺人为毕业生献歌,这场长达两个小时的毕业歌会直播一度超5000万人在线观看,观众在弹幕中相互祝福毕业快乐。
为了弥补部分城市毕业生无法合拍毕业照的遗憾,一家短视频平台则组织艺术创作者们,通过沙画、动漫、油画等艺术形式,复刻校园场景和这届毕业生的合影。
今年毕业季,某二手闲置用品交易平台也策划了一场名为“我们一起毕业啦”的活动。平台选出了蚊帐、四六级耳机、学霸笔记、显示器、电动车、台灯等6个闲置产品作为代表,邀请用户投票选出最能代表校园生活的物品。最终蚊帐高票入选,年轻人一起为1000个蚊帐准备了一场毕业典礼仪式。
此外,各大品牌还热衷于拍摄各类毕业短片,有的带毕业生重温校园的难忘时光,有的展望未来生活,在网络上掀起阵阵热浪。
新“必争之地”
多数营销沦为“自嗨”
铁打的毕业季,流水的品牌营销。虽然借势毕业季,上演与年轻人沟通的营销狂欢,是一些品牌一年一度的戏码,但今年入局的商家和平台明显增多。
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刘瑞翔表示,各大品牌、各家互联网公司通过毕业歌会、视频传播、作品征集、话题互动等多种形式扎堆毕业季营销,最主要的目的还是抓住年轻人这个消费群体,借此机会塑造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品牌形象。尤其,今年首批“00后”大学生迎来毕业季,更是让商家兴头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也不仅仅是“剑指”毕业生。实际上,每逢毕业季,整个社会的情绪浓度都会上升,不管是已经毕了业的打工人、正在毕业的学子、还未毕业的各个阶段学子,甚至是学子的父母,都会不约而同地在这个时期被许多情绪牵引。庞大的覆盖人群与时节的超强热度,都让毕业季成为市场的新“必争之地”。
不过,商家花式营销并非总被追捧。在前述南京文创杂货集合店闲逛的初三毕业生小张就不停吐舌头,“不少东西比较贵,不敢买多。有些商品与毕业季并没有什么关系,也被摆到了这个货架上,有生硬营销的感觉。”
不少年轻人早已看清品牌方的套路:用“青春、回忆、未来”大做文章,最终落脚点还是会聚焦到产品上。从网络推广来看,虽然商家一腔热血,网友的反应却是相当平淡,多数营销活动沦为商家的“自嗨”。
刘瑞翔指出,这也说明在市场主流的毕业季营销模式下,商家与年轻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没有充分建立,并没有真正触动年轻人的情感,所以效果不佳。厂商要跳出“程式化”的营销方式,关键在于真正理解年轻人,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年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而不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产品或者价值观输送给年轻人。
记者注意到,一些接地气的公益化营销反而更让人接受。毕业既是对青春的不舍,也饱含踏入未知的担忧。一些品牌正征集大学生创意创业计划,并提供一定数额的基金支持创业项目,以此化解毕业生“就业难”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