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午10点,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奋进新江苏 建功新时代”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省统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南京市、南通市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在新闻发布会上,就南京近十年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成就,以及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作简要介绍。
据介绍,十年来,南京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民生福祉保障有力。十年来,全市经济总量连跨九个千亿级台阶、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迈进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6万亿元,人均GDP超过2.7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翻番。产业发展能级快速提升,形成1个5000亿和4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5.1%。国家级农高区、农创中心成功获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综合评价全国第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列全国重点城市第一。
这十年:
●我市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3.6%,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三,技术合同成交额保持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7800家。
●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及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成为获国家批复的首个都市圈规划,南京江北新区获批全省唯一国家级新区。
●入选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快成型,禄口国际机场实现双航站楼运行,国家物流枢纽功能不断增强。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持续构建,江北现代化新主城加速崛起。
●过江通道形成“7桥2隧3轨”布局,主城“井字加外环”快速路网实现闭合,地铁线路总长达427公里、居全国第6位。
●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全省第一。
十年来,我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这几年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全市上下用坚守和奉献,用科学务实的行动守护了城市安全、群众安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农村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欠发达村)全部脱贫摘帽。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经济增速,连续18年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公共服务持续优化,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获评全省“六连冠”,入选全国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连续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
下一步,南京将重点推进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大力推进城市能级提升。
二是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三是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大力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了一定影响,市场主体面临较大困难。为稳定经济增长,国家和省都出台了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杨学鹏还在答记者问环节介绍了南京在这方面开展的工作。
他说,今年以来,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的影响,认真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在积极有效抗疫的同时,全力以赴稳市场主体,多措并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提振信心。
抓好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方面南京在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系列助企纾困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出台了“助企纾困20条”及配套实施细则,综合运用减税降费、房租减免、金融支持、援企稳岗等措施,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通过政策宣讲、辅导解读、上门服务等方式,及时指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简化兑现流程,推动更多事项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应享尽享。1—4月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兑现超220亿元,惠及18.6万户纳税人,其中中小微企业18.5万户,有力支持了市场主体减负纾困。
加大企业服务力度方面 南京开展“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服务,全方位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在工业方面,成立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专班,积极解决企业外地供应商供货协调、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物流运输等堵点问题,较好保障了企业生产经营;在服务业方面,对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暂停营业的零售、住宿、餐饮经营主体,分批次发放复市复业补贴,第一批已发放400多万元、惠及经营主体1100多家,给企业送去了温暖。
做好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方面南京出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10项举措,加大重大项目的服务保障力度,强化重大项目会办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项目原材料进场、施工人员进场、渣土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全力保障新开工项目开工,推动项目加快建设。1—4月,省、市重大项目投资达超序时进度,为稳增长稳投资提供了有力支撑。
搭建政企互动平台方面 我市进一步完善政企沟通机制,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活动,充分发挥企业服务专员作用,依托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及时收集企业各类诉求,加快整合各类政策服务资源,推动各项问题解决。1—4月,新增市场主体8.47万户,有效提振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下一步,全市将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督查,确保政策速享尽享。与此同时,结合疫情和经济形势变化,及时回应社会诉求和关切,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政策措施,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全力稳定经济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