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脚手架顶棚下,射灯透出昏暗的光,一具具装架好的恐龙化石林立,仿佛把人带回了神秘的远古时代。在禄丰世界恐龙谷的一隅,48岁的罗家有正专注地用气动雕刻笔修复着恐龙化石。

罗家有本是禄丰阿纳村的农民,而现在,他是在“世界恐龙谷”中国禄丰恐龙大遗址(遗址馆)工作了十多年的专职化石修复师。

他正在修复的这块恐龙化石,正是出土于云南禄丰。云南的地层保存了从太古代生命起源到新生代人类出现的各时期的化石,仿佛一座见证了亘古至今生物多样性的博物馆。

1938年,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在禄丰大冲亲自发掘、修复、装架了完整的恐龙化石标本“许氏禄丰龙”。此后80多年来,这里出土的恐龙化石个体达上百具,年代跨越侏罗纪早、中、晚三个时期,禄丰因此被誉为“中国恐龙原乡”。

罗家有依然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说起“龙骨油灯”的故事。早年间,一些村民把乡间劳作时捡到的奇形怪状的石头带回家,并称之为“龙骨”。因为买不起真正的油灯,人们就用“龙骨”的凹陷面点起了油灯,村里很多人家都有这样的“龙骨油灯”。

如今,这些“龙骨油灯”在遗址馆里展出。“这些‘龙骨’其实很多是恐龙的脊椎骨化石。但当时人们很穷,更不了解什么是恐龙化石,才会拿来点油灯。”罗家有说。

后来,随着当地恐龙化石发掘的不断推进,恐龙以及恐龙化石保护的相关知识也进一步普及。正是这些知识,意外地帮助罗家有实现了人生转折——

1995年,罗家有在自家地里干农活时,挖出了两块“奇形怪状的石头”。从小生长在禄丰的他马上意识到这绝不仅仅是普通的石头,很有可能是恐龙化石。于是,他立刻向相关部门报备。专家赶到现场考察后,最终探明这片小山坡下竟掩埋着多达400余具恐龙化石。

为更好保护和研究恐龙化石,专家建议就地建馆。2008年,“世界恐龙谷”一期项目正式建成营业,这座堪称“恐龙坟场”的小山坡成了遗址馆展陈的一部分。

意外发现“恐龙坟场”的罗家有从此与恐龙结缘,他系统学习了化石修复知识,成了恐龙谷的一名化石修复师。工作之余,他还经常教小朋友们修化石。

越来越多的禄丰人也喜爱上了家乡的恐龙。如今在禄丰的街头巷尾,处处可见恐龙的印记:一排排恐龙形状的路灯沿着“侏罗纪大街”铺展开来;一颗颗景观石印满了许氏禄丰龙“许禄禄”等憨态可掬的小恐龙卡通形象;一座座乡间小屋的墙上画满了恐龙涂鸦……恐龙已经成为禄丰的亮丽名片。

禄丰的恐龙也完成了从一处“资源宝藏”到一个“文化符号”,再到一种“品牌经济”的转变升级。2019年,“世界恐龙谷”二期项目开业。项目主打恐龙时空乐园、栖龙湾温泉和恐龙谷温泉酒店,兼具亲子娱乐与康养休闲功能。

恐龙这份“远古红利”,正带动着周边居民脱贫致富。

恐龙谷户外温泉管理人员黄永琼说:“以前在外面打零工,生活很不稳定。现在回到家乡,在恐龙谷工作,公司给交五险一金,生活更有保障了。”

40岁的罗绍成在恐龙谷周边经营着一家农家乐饭庄。他说,恐龙谷带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前村里都是土路,房子是土木结构的。现在村容村貌改善了,道路直接修到家门口,生活环境更好了。”

樊源是恐龙谷边一位年轻的民宿老板,2019年她从家乡来此创业,把民宿经营得有声有色。她说:“现在我已经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了。”

“这些年,禄丰人从不懂恐龙,到积极参与恐龙相关产业。可以说,恐龙已经深深融入了禄丰人的工作与生活。禄丰这座城,‘活’起来了。”禄丰市恐龙化石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涛说。

云南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而庄严又不失活泼的恐龙谷,正生生不息地守卫着约两亿年前这片土地上生物多样性的原始形态。 据新华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