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三个月是矫正高峰期
昨天早上8点半,在省中医院门诊一楼眼科近视激光中心门口,接受近视矫正术前检查的人已排起长队。
“每年高考一结束,来医院咨询近视矫正手术的人就络绎不绝,高考以后的两到三个月是近视手术的高峰期,并且这种热潮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省中医院眼科主任施炜告诉记者,之所以高考后出现“摘镜热”,“一方面是高考学子在进行志愿填报时,征兵、警校和部分专业对于裸眼视力有要求。另一方面,近视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少学子想摆脱眼镜的束缚,以崭新的面貌开始大学生活。”专家表示,只要通过详尽严格的术前检查、评估后可以做手术,都是安全的。
不过,眼科李凯主任也表示,有部分人群并不适合近视矫正术,“近视矫正手术的适龄人群一般在18到45岁,没有长期服用激素类、抗焦虑类药物,患有眼科炎症性疾病或全身严重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病、甲亢等患者都不建议手术。如果佩戴隐形眼镜,需要停戴2周,如果佩戴OK镜,需要停戴3个月。另外,女性不在孕期或哺乳期、没有近期备孕的要求。”
加减法手术适合不同人群
但是,面对半飞秒、全飞秒、ICL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诸多近视手术,很多市民表示无从选择。究竟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矫正术?专家表示,无论是“加法”还是“减法”都对应不同人群。
“近视矫正手术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让近视眼的人在不戴眼镜的情况下看清远处。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近视矫正手术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角膜屈光手术,另一种是晶体屈光手术。”施炜介绍,“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中央的形状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因为需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切削部分角膜,我们可以把它看成一种‘减法手术’。”
大众耳熟能详的全飞秒、半飞秒、准分子激光手术都属于这类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表层手术比较适合600度以内近视患者,半飞秒适合近视度数在100-1200度、散光600度以内,全飞秒激光手术矫正的近视度数在200-1000度、散光400度以内。”李凯介绍。
而晶体屈光手术是在眼睛上开一个小口,将人工晶体放入眼睛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因为要添加一个小镜片到眼睛里面,所以我们把它看成是一个‘加法手术’,可矫正至1800度的近视。”李凯表示。
近视术后两类人群要当心
绝大部分近视矫正手术术后恢复较快,“但手术当天避免触碰眼球,一个月内避免让脏水进入眼部,遵医嘱按时用药和定期复诊。”不过李凯提醒,近视矫正手术后并非一劳永逸,“两类人群在手术后要尤其注意。”
一类是18岁左右激光手术患者,“因为参军、升学等原因,必须进行视力矫正,由于年龄偏小,度数尚未稳定,术后可能出现近视反弹。”李凯表示,另一类是超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800度以上,因为切削的角膜组织量多,术后也有回退可能。”
此外,专家提醒,高度近视患者即使做过矫正手术,但眼睛还是高度近视,“只是不戴眼镜而已,所以术后还是要注意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黄斑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要定期检查眼底和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