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中国,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知、新表述,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定义。


(资料图片)

人类诞生于自然生态系统,曾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孩子。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空气、淡水、食物、能源,供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从自然生态系统中采集植物、猎捕动物,获得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在采集、狩猎时代,人与生态伙伴共生,是多样化生物体系中的普通一员,茹毛饮血、追日赶月,生活维艰,俨然是大自然的奴仆。

大自然是人类的父母,也是人类的老师。人类从自然生态的孩子逐步转变为自然生态的学生,向自然生态学习自然生态,并由此获得了在物种竞争中迅速成长的优势。经过漫长的岁月锤炼过后,无数人无数次大胆试错,成功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生态产品过程,创新创造出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出了能够部分替代生态产品的农产品。这无疑是一次破天荒的伟大的产业革命——农业革命。

如今,人们习惯于把生产农产品的农业生产活动称之为第一次产业。第一次产业是从生产生态产品的生态系统生产活动分化而来,即生态产品生产在第一次产业之前,我们将生态产品称为“元产品”,生产“元产品”的生态系统生产活动即是“元产业”。承载“元产品”生产和“元产业”发展的国土空间是生态空间,即是“元空间”。历次产业革命,皆建立在“元产品”“元产业”“元空间”基础上,第一次产业革命形成的农产品是一次产品、农业是一次产业、农业空间是一次空间。依此类推,也就形成了二次、三次、四次的产品、产业和空间。

历次产业革命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引发了一连串自然生态事件,从而深度挤压掏挖“元空间”“元产业”“元产品”。从自然的学生向前跨出一大步,人类变成了自然的劫掠者。历次产业革命成功,意味着次生产品、产业、空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持续扩张,导致绿色动力衰退,引发“元空间”萎缩、“元产业”萧条、“元产品”减产,“生态赤字”年复一年、深化加剧,“生态窟窿”“碳窟窿”恶性发展、越来越大。这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中其它共生物种生存繁衍权益,憎恶人类的行为在所难免。因“元产品”生产供给不足,诱发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灾难性生态环境事件,直接威胁到历次产业革命形成的产品、产业、空间发展成果。原有的以挤压掏挖自然生态空间的发展形态、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走向终结的历史关头。21世纪以来,人类文明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危机,本质上就是“元空间”“元产业”“元产品”危机——因绿色动力不足,“元空间”“元产业”“元产品”已经无力支持次生产品、产业、空间的持续扩张。

至此,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认识到,必须从根本上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推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革。这一根本性变革的核心,即是终结人类的自然劫掠者的角色。在一度时期,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义为“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意味着人与自然是并驾齐驱的路人,各行其道、各奔前程、互不干涉、平行发展;也意味着停止单向索取、单向馈赠,实行休养生息、自然恢复,终结“生态赤字”。这无疑已经往前迈出了一大步,毕竟不再是自然单向馈赠人类,不再是人类单向索取自然。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封山育林,天然牧草地禁牧休牧,河湖禁渔休渔,禁食野生动物,禁挖野生植物,以及设立自然保护地,禁足、限足保护范围……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升级版。从“和谐相处”到“和谐共生”,已经完成了一次重大的认知飞跃。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进入了互利共赢的新时代,不再简单的是并驾齐驱的路人,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物共生体、生命共同体。自然生态系统是属于万物生灵的共生体,也即是生命共同体。人类是单一物种,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与人共生的千万物种,皆是人的生态伙伴。绿水青山,不只是人的金山银山,也是生态伙伴的金窝银窝。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产品,不单是给予人类的福祉,也不是由人类独占专享,而是由万千物种共生、共同创造、公平分享的公共产品。多样性生物一体共生,公共生产、公共消费。生态产品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关系生物多样性,也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规模量级和质量水平。自然生态系统的前途命运,就是万千生灵的前途命运,也是人类发展的前途命运。如何让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生生不息、光明远大的前途?如何让自然生态系统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好万千物种共生共享共荣的生态产品?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人类文明发展新形态,必须着力解决好的重大生态命题。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然要求人类以共生者身份、共建者姿态,与万物生灵一起,参与生态产品生产活动,由过去的单向接受、单纯索取自然生态系统生态产品的消费者,转向投资自然、让利自然,转变成为生态产品生产的参与者、贡献者。要开创人与自然“双向互馈”的新时代,人既是生态产品的消费者,又是生态产品的生产者、生态服务的贡献者。过去实施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源涵养林工程,现在实施的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以及全面推行的全民义务植树,皆是多路径、多元化向自然投资——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能量和信息,修补“生态窟窿”“碳窟窿”,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增加生态产品生产。与此同时,构建了森林草原防火体系、有害生物防控体系、生态资源监管体系,维护了生态产品生产秩序。由此,生态产品中凝结了人的劳动,聚集了人的贡献。在人的力量推动下,加快了“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的历史进程。人与生态伙伴共建共享了绿色版图扩展、生态产品增长和生态系统服务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人与生态伙伴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和谐。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专门规划出自然生态空间,以支持自然生态系统生产生态产品。生态空间是人的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也是生态伙伴的金窝银窝、专用空间。这意味着在国土空间治理体系中有了以生产生态产品为主要用途的生态用地,独立的自然生态系统空间。也等于是说,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伙伴有了完整、系统的空间约定。生态空间的核心区,也是生态空间的核心圈层,是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各类自然公园。生态空间核心区是人类涉足最少的生态区位,具有最高的“自然纯度”、最高的生态产品生产力,因而也是严格禁止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占用的空间。生态空间核心圈层之外至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是适应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的生态空间管制区,可以进行政策允许的有限的人为活动。在管制区之外是控制区,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外的公益林、天然林、天然草地、禁牧草地、自然湿地、自然荒野。控制区之外是生态空间最外围的圈层,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接邻,人为活动最频繁的生态空间,即生态空间共享区,包括商品林地、放牧草地、人工草地、人工湿地……生态空间共享区与农业空间、城镇空间互联互通,交替互换机率最高。

生态损害由来已久,生态恢复久久为功。生态产品的生产车间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长周期、长过程,这决定了向自然投资、恢复生态生产力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长周期、长过程。所有生物皆是碳基生命。绿色植物是无机碳向有机碳转化的枢纽,继而也是生态系统的动力装置。生态系统衰退,主要是绿色动力衰减。解放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就是增强生态系统的绿色动力,让绿色动力由“地板”重回“天花板”。由黄变绿、由浅绿到深绿、由绿到美,形象地描绘了增强绿色动力、发展生态生产力和推动生态产品增长的三大战略阶段,也即生态空间三次绿色革命,三次生态生产力革命。经过长期掏挖,生态产品生产力降至“地板”。向自然投资,发展生态生产力,把生态产品生产力从“地板”提升到“天花板”。首先是实行休养生息,植树种草,修复绿色植被,恢复初级生产力;其次是升级绿色版本,优化调整乔灌草结构,形成与自然生态资源相适应的绿色植物体系;再次是推动绿色植物体系空间连通,促进次生生态系统向顶极演化,构建起植物—动物—微生物高质量生命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完成三次绿色革命,完善生态空间绿色动力,完整生态产品生产能力,需要一个世纪生态过程。需要弘扬“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精神,推动保护修复事业世代传承、接续奋斗,需要一代又一代绿色愚公,向绿向美,驰而不息。

地球陆地六大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农田、城镇。其中,农田、城镇生态系统是人工为主的生态系统,并不以生态产品为生产方向。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是基于自然的生态系统,也是生态空间主体,是绿色碳库、水库、氧库、生物基因库,是生态产品的主要供给方。我国林业部门担负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系统管理、生态空间治理之职责。长期以来,我国林业部门专注于绿色动力,专注于生态产品生产,专注于价值生产、价值创造。向自然生态系统植入绿色动力,是21世纪林业部门的显著标识。推动生态产品持续增长,是21世纪林业部门的关键使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林业部门完美的站在了自然一方,与自然融为一体,视一草一木、一鸟一兽,既是生态伙伴,又是生态载体,持续提供生态服务、生态产品。林业部门将继续主导生态空间绿色革命,培植生态系统绿色动力、推动生态产品持续增长。

受生态因子限制,一年四季,海陆两相,东西南北,生态产品生产有旺季淡季之分、高产区与低产区之别。这决定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产品生产的波动性、增长的极限性,不可能全时空无限供给。导致了生态产品生产供给与消费需求的时空差。公平分配、平等消费生态产品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产品生产增长周期长、见效慢,管制生态产品消费则立竿见影。为此,人们设计了合理使用水、空气、生态用地、生态景观的产权制度。于是,有了取水权、排污权、排碳权……有了节水、节能、节地……有了21世纪勃勃发展的管制生态产品消费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从人与自然两个方向用力。从自然方面做好加法,增加生态产品生产供给;从人的方面做好减法,管制生态产品消费需求。在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侧同时发力,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