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有异样,上网先搜索;分时段预约,掐点去就医,回家还能在线问医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看病模式悄然在改写,“智慧就医”成了现代人就医新习惯,更是南京人新生活的代名词。在日前公布的“2021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中,南京有9家医院上榜,不可否认,互联网医疗,让患者看病更便捷、更高效、更有人文关怀。
云就诊,患者“坐”在家里看病
患有轻症的复诊病人无需到医院挂号就诊,在家通过手机App或PC端即可完成与医生的线上视频就诊过程。日前,记者在江苏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就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家住镇江的李女士正在通过江苏省中医院“云门诊”视频通话来进行复查。李女士不用起大早赶高铁,在家打开手机摄像头就完成了一场足不出户的“云复诊”。
五岁的小洛桑在其藏族爸爸的帮助下,通过视频顺利地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著名小儿心胸外科专家莫绪明教授进行了视频通话。小洛桑五年前因先天性食道闭锁,生命危在旦夕,他们通过互联网迅速联系上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南京儿童医院。南京儿童医院迅速展开绿色救援通道,从远在西藏的墨竹工卡将患儿转移到西藏机场,然后通过飞机紧急运转到了到南京,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及时的手术,如今小洛桑手术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期间,他们经常通过电话、微信、好大夫在线等方式进行问诊,还对其他的疾病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使远在西藏和近在南京的儿童医院成为一体,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对小洛桑的生命的维护。
新习惯,现代人热衷“智慧就医”
网上挂号、网上看病,让患者越来越省心。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医院发挥其便捷、无接触的重要作用,既减少患者来往医院交叉感染的概率,也通过与实体医院的协同配合,将患者急需的特殊医用耗材、药品配送上门或送到指定地点,满足患者复诊购药、医保结算的需要,解了燃眉之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智慧就医”模式,小病、复诊,直接在网上解决。如果是疑难疾病,也在网上找到擅长这个疾病的专家,征求专家的诊疗意见,或是提前做好诊前咨询,之后再线下检查、手术等。很多患者坦言,疫情期间,如果没有互联网问诊,自己的病情可能就要耽搁了。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医院的大专家们也积极拥抱互联网,在由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好大夫在线发布的“2021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中,南京有9家医院上榜,有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京儿童医院等。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共有401位医生网上坐诊,其中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296位;716万名患者通过互联网医院预约问诊;“云门诊”患者达到16.3万次。
互联网催生医患之间的新型良性互动。“我们医院的患者都是孩子,年轻的家长更擅长互联网医疗。”莫绪明教授告诉记者,他的患者一些来自新疆、西藏,甚至是毛里求斯、巴基斯坦、苏丹等,很多患者手术后在互联网医疗平台进行“复诊”“随访”。他们医院很多医生加入到了互联网医疗中,南京儿童医院也成了众多患者的“知心朋友”。在2021年发布的中国医院互联网影响力排行榜中,该院三个主要科室全部名列前茅,小儿内科排名第一、小儿外科排名第三、小儿心血管内外科排名第五。
新赋能,医联体、分级诊疗“云”间穿行
线上预约,云诊室里看病,互联网正改写着南京人的看病方式,同时也为医联体、分级诊疗赋能。医联体建设的关键是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借助云平台,医疗信息跑得欢,信息互畅利于精准判断:适合留在基层治疗的留在基层,但同时可获得上级医疗专业指导; 适合向上级医院转诊的快速转诊,发挥上级医院诊断疑难杂症的特长,这完全符合“分级诊疗”的初衷。
莫绪明教授说,互联网已经融入了大众的生活,互联网作为一个医疗新平台,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认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会通过互联网了解医院和医生。许多患者一旦发生需要治疗的疾病,总是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了解医生的水平和医院的条件。互联网也为医联体和医共体提供坚实的基础,让医联体、分级诊疗“云”间穿,这样,患者在基层也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断和治疗,如果需要到大医院手术或者多学科诊断,也可以迅速“信息共享”“绿色通道”,一旦处于康复期,又能及时下转,使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