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树叶洒在透水砖铺成的人行道上,路边,风车茉莉倾泻而下,清香与行人相伴。经过半年的精细化整治,汉口路近日正式完工,为初夏的环南大片区注入一丝清凉和文艺气息。

汉口路西起青岛路,东至中山路,全长550米左右。不宽的道路在法桐等行道树的掩映下,成为一条天然的绿廊,在林荫下行走,安静而惬意。

“以前虽然也有树,但体验感却并不舒服。”市民汤军表示,过去右边有高台,左边有树木,再加上电线杆占道,慢行空间特别逼仄,路面坑坑洼洼,每逢汉口路小学上学放学时段,拥堵难行。“改造后的汉口路,没有过多修饰,却非常雅致,车行、慢行空间重新梳理,配上花墙和有文化感的围墙,这样的气质才能与它的身份匹配。”汤军说。

记者从南京新厦集团市政公司了解到,汉口路于去年底正式进场整治。在这条狭窄的道路上,为不影响市民、学生的正常通行,采取了分段施工方式。各类机械因地制宜,改为小型化。“从一块地砖到一面围墙包括树池,都要精心设计,体现绣花功夫。”现场项目负责人魏峰介绍,汉口路通过空中缆线的梳理和下地,为完善慢行道创造了条件。透水砖的铺装,也优化了老城的海绵设施。砖上的梅花、树池边的梧桐叶、围墙上的藤蔓、小学门前配电箱上的求知图案……营造着街区浓浓的文艺、科教氛围。

在完成空中管线下地的同时,汉口路这条老路也引入了智慧化的路灯。中分带路灯远观像一棵幼苗,利用光感技术,可以根据天空亮度自动开关。节点处的大灯杆则置入功能显示屏,预留智慧模块,未来可引入5G基站、治安等功能。在治理道路病害的同时,汉口路还重新梳理了交通组织方式:南大至青岛路段取消停车位,将中分带北侧道路改为慢行空间,南侧实施单向通行;在汉口路小学门口中分带,打开一个缺口,将候学人流引入慢行区,缓解了校门口的拥堵。

2019年以来,鼓楼区实施中心片区环境整治,在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通过特色街巷文化彰显、宜居小区整治、游园绿地景观提升、雨污管网更新改造等,让老城焕发新气象。在我市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中,鼓楼中心片区也位列其中。记者了解到,下半年,汉口路周边还将实施青岛路、陶谷新村整治,继续打造有温度的生活街区,在环南大周边塑造品质、激发活力。

推荐内容